曾几何时,东北经济断崖式下跌引起多少“看衰”、“唱空”论调。
作为我国工业的摇篮,东北振兴,牵动人心。
为此,《经济日报》特设“东北振兴再出发”专题,关注振兴动态。
最近三天,《经济日报》连续在头版位置刊文,介绍吉林省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文章说,面对问题,吉林方面有清醒的认识:
不干,什么都不行;实干,什么奇迹都会发生!
滚石上山,注入澎湃新动力
对吉林省经济转型发展的调研(上)
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后,人们发现,吉林经济增速领跑东三省,出现企稳态势,东北振兴呈现积极变化。
看增速,今年上半年,吉林省实现GDP增速6.7%,时隔两年,再次追平全国平均增速;看结构,第三产业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服务业占比提升,工业占比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业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看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同比增长6.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转型:“有中生新”焕发生机
吉林省工业主要依赖“老三样”——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老三样”实现“有中生新”,发挥出巨大支撑作用。龙头企业中国一汽上半年产值增长7.2%,是近3年来同期最高增速。在国内前4大汽车集团中,一汽上半年销量增速位列第一。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机器轰鸣。“这个车间有6条生产线,采用不同车型产品混流生产。今年以来,车间一直持续高产,每天产量在420辆左右。领航版卖得最好,完全按照用户需求定制,每辆车都不一样。”车间工作人员温泉告诉记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当天的任务和进度,当班计划、当前应完成数、实际完成数等一目了然。
在成品区,记者注意到,有的车身上有“北方版”的字样。“这是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之一。我们紧紧抓住卡车市场需求结构和用户群体的变化,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和技术升级。在重卡市场我们先后推出了领航版、北方版、西南版等产品,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从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等方面着手技术升级,受到市场欢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延昌自豪地说,2016年,解放重卡销量连续7个月位列行业第一,68.6%的同比累计增长有力拉动了国内重卡业回暖。
刘延昌认为,对老国企来说,变革至关重要。近年来,企业“千方百计抓质量,在内部管理上花了不少功夫”,他们向华为学习,走进华为调研,请来专家咨询,大力提升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策划和开发能力,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架构,实现了流程再造。
与汽车业相似,吉林石化集团加大炼化规模,降耗增效,一举转亏为盈,摆脱十年亏损局面。农产品加工初步摆脱玉米价格下降影响,进入上升轨道。传统产业的“稳”给吉林发展提供了底气。
创新:“无中生有”创造市场
新旧动能转换中,如何让传统产业升级提质、新产业蓬勃生长?吉林的答案是创新驱动。
7月26日,在吉林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说:“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转换,促进经济由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向高质量高效益的集约式增长转型。”
“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是业内的一件大事。这是我国第一颗以一个省的名义冠名发射的卫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商用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位于长春高新区的吉星大厦就是“吉林一号”的家。一层大厅内,一组卫星等比模型让人眼前一亮。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秘、总经理助理王栋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吉林一号’实现了百分之百国产化,去年发射是一箭4星,包括1颗光学遥感卫星、2颗视频卫星和1颗技术验证卫星。它能为客户提供图片和视频,发回的信息可用于防灾减灾、农业、交通管理等。”这位80后对航天事业充满激情,他说,“‘吉林一号’最大的亮点是星载一体化,以光学相机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实现了系统最优、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今年,他们还将发射10颗卫星,2030年实现在轨运行138颗,完成卫星组网,全球任一点拍摄平均只需10分钟,用“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信息服务全球。
“吉林一号”一飞冲天,得益于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推动,得益于吉林拥有大院大所的优势,也得益于市场化运作方式。
2006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开始星载一体化卫星的研制工作。2012年至2015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4年将“吉林一号”卫星项目作为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全力推动。2014年12月份,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成立之初,吉林省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基金注资2亿元。一系列战略举措,确保了“吉林一号”卫星研制生产快速推进。
像“吉林一号”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随着培育新兴产业力度的不断加大,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旅游业成为吉林优势产业“新四样”。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510亿元,增长10.1%,今年上半年,新兴产业同比增长8.8%。吉林省工信厅副厅长孙大维说,“今年上半年,吉林工业经济稳中有优,新产业、新增长点不断涌现。比如,超高密度LED显示屏等9个项目实现批量生产,我国首列混合动力型动车组、无人驾驶地铁在长客公司完成研发制造,新产业渐成规模”。
攻坚:强力推动补上短板
吉林省是农业强省、工业大省,但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全面振兴吉林,需要补上服务业这个短板。吉林省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让服务业成为发展新引擎非常紧迫。
今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吉林省就召开服务业发展攻坚视频大会,打响了一场事关吉林省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服务业攻坚战。随后,34条支持意见和16项配套政策措施很快出台,各地纷纷行动起来。
小城珲春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素以“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而闻名。图们江水在这里流淌,绿色是这里的底色。这里是国家级的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珲春市委书记高玉龙总是热情地推介当地是虎豹之乡、长寿之乡、避暑圣地,春天有赏雁节,夏天有野生红莲,秋天有富硒苹果采摘节,冬季玩冰雪。去年“十一”黄金周前,高铁通到这个小城,25万人口的珲春7天中涌进22万游客,宾馆一床难求。这既让他们看到了短板,也发现了商机。
依托生态资源、区位优势,珲春努力摆脱对煤炭、有色金属的依赖,做强海产品加工、旅游等新产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服务业的发展让珲春充满魅力,每年有近30万人次的俄罗斯游客到访。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0余户俄罗斯家庭在当地买房。2013年,珲春市专门成立了国际人才服务联络中心,成为外国人“了解珲春的窗口,解决难题的帮手”。
新动力带来新变化。今年上半年,吉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工业占比下降3.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高于工业2.4个百分点。新变化增强了人们发展的信心和定力。转型升级,吉林坚定地走在路上。
敢闯敢创,释放市场新活力
对吉林省经济转型发展的调研(中)
攻坚克难,是人们对东北振兴的印象。坚在哪里?难在何处?
不少专家认为,东北经济放缓确有国际市场低迷、国内“三期叠加”等客观因素影响,但主要还是改革步履迟缓、多年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市场活力未能释放,“政府的手”与“市场的手”不能协调联动。
让民间投资“热”起来
“汇聚天下吉商,共谋振兴发展”,长春街头,一幅幅2016首届全球吉商大会的广告牌鲜艳醒目。7月27日至29日举行的这次盛会,邀请来了世界各地的吉商,凝聚了企业家的力量,激发了他们投资创业的热情,影响还在持续发酵。
早在5月10日,在吉林省软环境建设大会上,吉林省委、省政府就已拉开吉商大会的序幕。
在那次会议上,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指出,在吉林土生土长的企业家、“走出去”投资创业的吉林籍企业家、外地来吉投资创业的企业家,这三方面力量是吉林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进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就是要“鼓励返乡、吸引外来、留住本土”,全力为创业者、主力军提供服务,当好后盾,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随后,《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见》出台,包括9个方面41条含金量足、操作性强的措施。
“首届吉商大会参会客商近2000人,遍布5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大会首次发布了‘重德重义、敢闯敢为、善融善创、思源思报’的吉商精神,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企业家的‘亲’和‘清’,营造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舆论氛围。”吉林省工商联主席李维斗说,大会共签订合作项目70个,引资额度354.67亿元,达成协议项目17个,协议引资额428.1亿元。
他认为,此次大会深入挖掘“吉商精神”,凝聚起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市场的活力,拉动民间投资。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吉林完成民间投资3948.18亿元,实现15.1%的增长,居东三省之首。
让双创热潮“火”起来
在长春市高新区,有个“摆渡创新工场”,这里是创客的乐园。无需缴纳费用,创客们就能享受这里优良的硬件和软件服务,包括办公空间、天使投资、免费的水电取暖等,高新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还会定期上门收集企业需求。
摆渡创新工场从项目遴选、技能培训、定期路演开始帮助创业者,提供公共研发平台,完善的创业创新链条改变了创业者单打独斗的局面,让他们抱团成长,让创新、创业、孵化、成长形成完善生态圈。
在延边州新兴工业集中区,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已孵化出不少企业。“我们这里像上大学一样,每3年到5年看企业业绩,不合格的要退学,表现好的得毕业。”该孵化基地主任安昌万笑着说。这个基地2001年成立,被评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已有30多家企业入园,其中有6家已孵化成功。目前在园的延边悟德酱酒有限公司入园时产品只有一个品种、产值20多万元,如今已推出30多个品种,去年产值1500多万元。“明年它就该毕业了。”安昌万说。
创业者金春国以前在韩国打工,总想返乡创业。看到创业孵化基地的优惠政策,他积极申请入园,创立了绿昌盛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入园3年来,公司利用延边的生态资源,推出了红参液、紫洋葱液等产品,目前已经成功进入北京、青岛等地的超市。
“创新真正的主体是企业。政府主要的职能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吉林省科技厅厅长李建华说,“2013年起,我们建立了‘舟桥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架桥造船。以前,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产业化,分别由不同的单位、企业、研究机构来做。我们把这些环节衔接起来,打通了创新链条的环节,这也是一种体制机制创新。”
让市场之手“动”起来
吉林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通过改革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大力破解吉林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矛盾。
在简政放权中,吉林要求省直部门“敢于向自己开刀”,加大核心要害权力下放力度,要求基层部门强化承接,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半年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减少37.5%。吉林省也是全国政府管理权限下放最多的省份,为梅河口、公主岭、珲春和农安等县级城市赋予市级管理权限,激活了一池春水,释放了市场活力。如珲春市通过扩权强县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提速,服务型政府理念不断深化。机关干部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营造了“亲商、扶商、安商”的软环境,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上半年,珲春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3.5%,位列全省县市第一。中俄珲马铁路过货量同比增长243%,东北亚物流中心呼之欲出。
除了“减”,还有“加”,加的是服务,加的是监管,加的是效率。
如今,全省统一的“一张网”政务云平台正在稳步推进。省市县三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部建立。吉林省国税局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全省网上办税业务覆盖面超过90%,网上办税业务量占到总业务量的80%,纳税群体全覆盖,纳税人办税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负担更轻。
8月26日下午,吉林省政府举行深化“一张网”协调会。吉林省政府政务公开协调办公室主任张学华告诉记者,“‘一张网’能解决企业和百姓来政府办事的效率、公平、监督问题,我们将努力简化办事程序,让百姓能看明白、问明白、办成事”。
“简政放权要彻底、政务服务要阳光、降本减负要实效、政商关系要亲清”。一系列精准调控政策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激活了市场活力。今年上半年,吉林省新登记企业增长32%。
汇聚实干的强大合力
对吉林省经济转型发展的调研(下)
迎接新挑战,破解新问题,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吉林,记者走进企业社区,倾听群众心声。他们身上那种埋头苦干、勇于担当、创新开拓的精神状态让人难忘。
“为中国装备撑台”
走进中国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客车制造中心装配一车间,记者看到现场干净整洁,工人们正在紧张工作。
装配一车间党支部书记张丽丽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昨天晚上,马来西亚机场线第一组列车刚刚发运,现在正在投产第5组列车。今年以来,订单非常饱满,连续8个月一直满负荷生产。”
在车间门口,摆满了各种列车的展板,其中有块名为“我为中国装备撑台”的展板尤为引人注目。张丽丽说:“去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北车长客时说,‘你们要为中国装备撑台。’铝车体工人用焊枪把这几个字焊在木板上,体现了高超的焊接技术水平,也成为我们精益求精工作的承诺。”
7月15日,在郑徐客运专线进行的会车试验中,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发制造的中国标准动车组CRH-0503,以每小时420公里的交会速度再次刷新了列车高速实验纪录。中国制造动车组行驶稳定,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如今,该公司产品已出口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车辆7000多辆,创汇80亿美元。
“关键看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昨天刚调研回来,这次走了吉林、延边、通化等地,调研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周末都在忙,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很多工作我们都要参与”“这几天农博会特别火,要从早上5点忙到傍晚5点”……
在吉林省直单位采访,记者发现大家都很忙,而且忙得很有成就感。
8月18日12:40,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会议室里,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胡汉杰正在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客商,向他们介绍产品和技术。这一天,他还参加了公司市场营销例会、集团公司“两学一做”工作推进会、公司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日程排得满满的;
8月20日12:00,第十五届长春国际农业博览会现场,农业新机具、新技术、新品种,各种庭院种植样板让人大开眼界。
长春农业博览园党总支书记张晖刚接待了东北亚农业企业项目对接会的嘉宾,又急忙赶到会场,给记者介绍农博会的新亮点。
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冰说,吉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提振干部的精神状态,对懒政怠政不作为严肃问责,要求干部一心一意谋事业、聚精会神抓发展、心无旁骛促落实。
“新年伊始,全省扶贫攻坚战拉开帷幕;2月,省委、省政府发出服务业发展攻坚的动员令;3月安排部署长吉图开发开放;4月召开全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推进会;5月研究部署软环境建设;6月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行动月;7月部署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工作;8月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王冰说,省委、省政府突出问题导向,每月突出主题,配套出台相关政策,重点工作一环扣一环。
“实干,什么奇迹都会发生”
长春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GDP占全省近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长春市实现GDP总额达2382亿元,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70亿元,增长7.2%,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全市工业用电量52.8亿千瓦时,增长5.6%,比去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
长春的“半年报”之所以抢眼,是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埋头苦干的成果。
“今年3月,长春市委作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决策部署,成立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长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庭凯说,活动历时5个月,通过查摆问题、转变作风、整改落实,推动干部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实现“凝心、聚力、干事”的目标。
不少长春市民津津乐道当地的“电视问政”直播节目。节目第一期问的是市容环境、拆迁等热度最高的问题。这是一场特殊的考试,“考官”是长春市民,“考生”则是长春5城区及4个开发区的负责人。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反响,责任单位受到极大触动,加快整改。截至7月底,各县(市)区、开发区拆除违建3663处,面积2.1万平方米;清理垃圾点2600多处。
在吉林的调研,让记者对东北振兴充满信心。东北有良好的工业基础、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丰富的自然资源、完整的产业链条,当地的干部有清醒的认识、有精准的措施、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坚持下去,久久为功,还将释放更大潜力。
目标已明确,办法总比困难多。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说:“中央关于东北新一轮振兴的国家战略已定,东北需要做的,就是从战术上去落实,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干’。不干,什么都不行;实干,什么奇迹都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