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我跟大家说几句话。
这次到长春时间比较短,但是到光机所是唯一我点名要来。这是确实的。因为大珩先生跟我是忘年交,从他搞863开始,一直到他在积极推动大飞机,我们经常通信,也经常见面,我知道他是光机所的元老。
我很简单跟大家讲一件事情,也是我思考很久的。就是我们谈应对金融危机,谈到调整结构,谈到转变发展方式,谈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情我们谈的少,做得也少,甚至重视的还不够,那就是运用科技的力量来应对这场危机,并且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目标绝不是克服一场困难,而是提高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这就需要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我们也在讲,一场经济危机往往伴随一场科技革命,但是这场经济危机伴随哪个领域的科技革命?深究起来,我们并没有明确的回答,但是谁都知道,世界都在关注这一点,而且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比如美国现在提出来的数字地球,实际上数字地球就等于互联网加物联网。
我知道我们光机所我原来来的时候的那个老地方,我们研究的范围和应用的范围还比较窄一些,现在宽广多了,而且与经济联系的多了,并且为国防事业服务。所以我希望我们的科学家能够在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当中建功立业,就是为中国经济技术的长远发展思考问题。
我们还很少谈一件事情,就是人的因素。应对这场危机实际上是世界上各国的一场竞赛,是一场拼搏。那归根结底靠什么?无疑是靠经济实力,但我以为最终还是靠人,人的智慧、才能、创造和发明。如果想到这一点,我们科学家肩上的担子就很重。
现在国际市场是萎缩了,该萎缩的东西可能是平庸的产品;但这个市场毕竟还是要发展,该发展的东西肯定是高端的产品。其实人的日常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方才他(指宣明所长)跟我解释一个很简单的首饰,我们用玻璃就可以制造精美的礼物,那也是满足人们的需要,那是科学。所以这场危机会淘汰一批落后的产能,也会诞生一批新型的产能,创新的产能。
一场科技革命到来了,我希望我们科学家勇敢面对。而且我们在谈应对危机当中,要把科学家、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
我就讲这么一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