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1日,国际光学领域权威组织Optica(原美国光学学会,OSA)正式公布新一届Fellow名单,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张学军研究员和李炜研究员凭借在光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双双当选2025年度Optica Fellow。这一荣誉标志着长春光机所科研人员在高端光学技术研发与国际影响力方面获国际光学界高度认可。
Optica Fellow是美国光学学会授予该领域专家的最高学术荣誉,最终入选者必须是对光学的进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美国光学学会成立于1916年,是光学领域权威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光学和光子学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及其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
张学军研究员:空间光学系统的开拓者
Optica评价:“For exceptional contributions to manufacturing the world's largest SiC mirrors for telescopes, and outstanding graduate student mentorship.”
张学军,男,博士,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所长。长期从事空间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等。在新型空间相机设计与光学系统高精度制造理论方法、复杂曲面集成制造工艺与装备、大口径长焦距空间相机地面“零重力”装调技术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和创造性贡献,使我国星载可见光相机分辨率、覆盖宽度实现跨越发展。授权发明专利56项,发表SCI及EI收录论文185篇,指导研究生51名。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级6项,并获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等科技奖项。2016年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
李炜研究员:热光子学及多维光场信息感知的先锋
Optica评价:“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rmal photonics and multi-dimensional light information detection.”
李炜,男,博士,研究员,长春光机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主任,特种发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光子学与热科学的交叉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竖直表面日间亚环境辐射制冷,首个单器件单次测量的强度-光谱-偏振高维光场探测等。以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Nature Photonic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授权国内外专利13项。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科技创新 35人(东三省史上首位)、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等;任npj Nanophotonics、SPIE Spotlight副主编;指导学生获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郭光灿光学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
https://www.optica.org/get_involved/awards_and_honors/fellow_members/elected_fellows/